• 网站首页
  • BD半岛bandao
  • 产品中心
  • BD半岛bandao新闻动态
  • 成功案例
  • 荣誉资质
  • BD半岛bandao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测试栏目

BD半岛bandao新闻动态


BD半岛bandao:从视网膜上筛查慢性病

来源:新华网

BD半岛bandao:从视网膜上筛查慢性病(图1)

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采集人眼视网膜细胞高分辨率图像。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新华社成都4月29日电(记者 李倩薇)温州大学22岁的大学生小刘不久前感觉到视力下降,于是前往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进行检查,经多次门诊检查发现视力矫正不佳,但视功能没有明显下降,医生临床判断可能是视细胞密度衰减。但由于现有诊断仪器无法达到细胞级的分辨能力,无法确诊。

近日,通过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自适应光学高分辨率活体成像仪”临床样机,医生获取了小刘视网膜视细胞的清晰图像,发现该细胞确实已经出现缺失,证实了对他病情的判断。

“眼底视网膜是眼球内结构最复杂精细的部分,有多层细胞和毛细血管,也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戴云说,很多全身性疾病会表现在视网膜的形态异常上BD半岛。

比如,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眼部出血和血管堵塞、糖尿病带来的视细胞层白斑、青光眼导致的神经纤维层萎缩、新生儿血管瘤等疾病都会在视网膜上体现出来。“因此,视网膜成像是眼科疾病及许多全身性疾病临床诊断的最主要手段,在疾病早期筛查中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以眼科疾病为例,我国眼疾患者有2000多万人,其中不可逆盲疾(青光眼、老年黄斑变性等)约占26%。“防止不可逆盲疾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进行预防,而早期病变的发现需在细胞层次(分辨力2-5um),但目前临床仪器只能发现组织层次的病变(分辨力20um),发现即晚期。”戴云说。

由于人的眼睛是一个很复杂的光学系统,个体差异很大,并且存在各种像差,导致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视网膜成像技术都无法达到细胞级别的分辨率,难以确诊很多病情。

中科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所在的人眼自适应光学研究小组,于1997年在国内首先开展自适应光学技术在人眼视网膜高分辨率成像上的应用研究,攻克技术难题,并先后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从视网膜上筛查慢性病

“简单来讲,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对畸形波面进行整形,让模糊图像变清晰BD半岛bandao。”中科院光电所自适应光学研究室副主任魏凯说,该技术可以在天文、医学和激光通信中发挥很大作用。2011年中科院光电所完成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仪的医疗器械生产注册。

从视网膜上筛查慢性病

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的专项支持下,项目组先后在温州医科大学、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华西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已经完成了数百人样本的试验。目前正在完善形成样本库、研究视网膜高分辨率图谱与疾病早期信息相关性。

“这一技术推向市场后,将在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等方面有所可为。”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张雨东说。

从视网膜上筛查慢性病


BD半岛 BD半岛bandao
  • 上一篇 :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
  • 下一篇 : 国产内窥镜王者,出口第一!医美设备供应商!一签或赚5万
  •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2-2024 BD半岛bandao公司 版权所有

    • 

      电话咨询

    • 

      短信预约

    • 

      联系我们

    • 

      网站首页